蘇醫師的高血壓治療策略 – 系列一

Hospital Marketing Instagram Post 1

蘇醫師的五個叮嚀
 1.不管有無高血壓,生活型態改變加上適度的運動,以及適當飲食是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方法 。
 2.德舒飲食適用大多數的人,但是慢性病的人必須小心,應該尋找專業營養師意見。
 3.運動要有熱情,不要盲從及五分鐘熱度。
 4.藥物治療高血壓的選擇是醫師的責任,但回報治療成果及有無任何不適是病人的權利與義務。
 5.藥物不是仙丹,原廠藥也不是保證,能夠合適治療高血壓,而且沒有甚麼惱人的副作用就是好藥。

在臨床上被診斷為高血壓的患者,一開始的驚慌無助是在所難免,如同我之前預告,以藥物治療高血壓並非是醫師必定使出的「霹靂手段」,新版的指引對於高血壓的治療策略是相當嚴謹,如表1所列出的流程圖。
不過在診斷高血壓之後,醫師在沒有開始治療策略之前,其實還有很多準備的工作要完成,底下就是患者的必經之路。

〈醫師會替你做到的事〉
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醫師只是開藥的機器,但這種觀念是絕對錯誤的,因為他們還必須負擔安排檢查與衛教諮詢功能,因此在確知患者為高血壓之後,在治療之前或者是治療開始的時候,一些必要工作還是會替患者排定。
 
‧詳細的病史詢問:在前面的章節我已經提到,很多藥物或其他物質的使用會造成血壓的升高,另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元兇之一,因此醫師在門診之中,應該會就患者的過去病史、家庭遺傳狀況做記錄,進而在擬定治療策略時,告訴有關的配合項目,例如有確認為「睡眠呼吸中止症」,前往耳鼻喉科或胸腔科做治療也相當重要。
 
‧理學檢查:視、觸、聽診等同中醫的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,醫師若能仔細完成,搞不好還沒有安排檢查,心裡就大概對患者高血壓的成因有個底。例如心跳過快,加上凸眼、脖子腫,「甲狀腺功能亢進」就會列入檢查的考量,容易水腫加上尿液不順暢,「慢性腎功能不全」的疑慮也會提醒著醫師,因此有良好的理學檢查不僅是醫師應盡的義務,也是患者該有的權利,醫師打迷糊仗,患者不只要誠實回答病史,更必須發聲提問。

基本檢查

  1. 空腹血糖。
  2. 全套血液檢查:色血素、白血球、血小板計數等。
  3. 血液生化學檢查:如電解質「鉀離子(K+)」、「鈉離子(Na+)」及「鈣離子(Ca++)」等,及有關腎功能指數「BUN(血中尿素氮)」和「血清肌酸酐(creatinine,簡寫Cr)」、「尿酸(uric acid)」、「血清白蛋白(Albumin)」
  4. 心電圖。
  5. 尿液檢查。
  6. 甲狀腺功能的抽血檢定。

進階檢查

另外進階檢查的排定,大都是依理學檢查,或基本檢查有異常發現後才會追加的檢查,所以下面條列的項目並不能包括全部,還是要由看診醫師按照臨床發現而提出需求

 1. 心臟超音波。
 2. 電腦斷層。
 3. 24小時尿液收集檢查。
 4. 核磁共振檢查。
 5. 腹部超音波。
 6. 其他為了特殊疾病的抽血檢驗。
 因此,每位高血壓確診的患者,日後都應該無法脫離醫師的掌握,除此之外不僅是醫師,患者本身都必須對病程的演進,與高血壓改善與否存著戒心,而不是檢查完開始治療後,就忽略任何之前有異樣或是瀕臨治療邊緣的結果(如血糖或血脂稍高),應和醫師保持聯繫,才能避免執著於高血壓情況,因而忽略其他疾病的影響。

購物車
返回頂端